阿姆斯特丹東碼頭,海景第一排!環境清幽、機能完備、交通便利......你願意為這樣的房子,背債20年嗎?
答案是不用!這些是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,而且租金只要市價的三成到六成,小家庭即可安心入住。
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,在板橋打拼一輩子的老爹,希望逃離擁擠的台北,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有房產,鼓勵23歲的孩子買下桃園800萬價值的透天厝。
(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70621/1144509/)
年輕人不想澆熄父親的美夢,但感到非常為難,23歲的年紀,40k的薪水,可以進修重充實自己,相對輕鬆的規劃自己的人生。雖然老爸相挺,幫出200萬,但為了買下透天厝,除了立刻花去自己已經存下的100萬當頭期款,還得揹上500萬的房貸,每個月的薪水將會去掉超過一半。他可能不再有能力,支持他的媽媽去學古箏;他可能不再有能力,幫身體不好的妹妹買保健食品。
捨棄支配所得的自由和生活品質,成為屋奴,這是一個當今社會,處處可見的蝸居故事。這當然也是世代之間,又一個關於人生任務的不同看法。
時代在變,我們當然沒有必要隨著上一代的價值前進,蝸居的人們必須解放,翻轉觀念,才能在這個死氣沉沉的社會中重新找到前進的希望。
我們都該自問:現在的房屋到底是正常商品,還是金融商品?房價是買賣雙方供需的平衡,還是炒作膨脹的空虛數字?如果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後者,我為什麼要買房子?
我希望我的薪水,能讓我放心的娶妻生子,不用擔心入不敷出;我希望我的薪水,能有部分用來支持桃園在地的新創產業、藝文體育活動,還有社會公益;我希望我的薪水,能讓我老爸老媽退休後可以放心出國到處遊玩。
我多希望我們的政府夠好夠前瞻,當大多數的市民都可以入住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(阿姆斯特丹是五成),或是受惠於公平透明的租屋政策,上述的好價值才有可能實踐!
為了達成這些目標,我們該好好研究各級政府關於住宅的政策。
#蝸居解放 #社會住宅 #公民也問政